《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》白皮书强调:保障特殊群体数字权利

2023-03-30

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16日发布《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》白皮书。

  白皮书中指出,建立网络权益保障法律制度,需保障特殊群体数字权利。通过多层次、多维度立法,弥合未成年人、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数字鸿沟,使其能够更加平等广泛地融入数字社会,享受数字时代红利。

  此外,提供智能化公共服务应当充分考虑老年人、残疾人的需求,避免对老年人、残疾人的日常生活造成障碍。

  互联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。互联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,也对监管和治理形成巨大挑战。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,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,共同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法治化进程,让数字文明发展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,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,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。

  此白皮书为全面介绍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情况,分享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的经验做法。其中针对特殊群体部分,白皮书提到了以下两点:

  保障特殊群体数字权利

  白皮书中指出,要建立网络权益保障法律制度,需保障特殊群体数字权利。通过多层次、多维度立法,弥合未成年人、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数字鸿沟,使其能够更加平等广泛地融入数字社会,享受数字时代红利。

  网络数字时代,产业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为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机遇,我们在研究数字经济中产业转型、工业互联网、大数据经济和智能算法的同时,也不能遗忘数字时代中的弱势群体,弥合数字鸿沟,加强数字时代弱势群体的数字权利,才能真正保障人民在互联网发展成果中的获得感。

  保障特殊群体的数字权利,换言之就是保障数字平等权。弱势群体的平等权,主要体现在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《残疾人保障法》等法律的条款中,既包括对老龄和残障的禁止歧视条款,也包括网络硬件设施全面发展的全民普惠权。

  数字平等权着重于技术对弱势群体的扶植,通过特殊赋权产生的结果平等。例如,在电子产品中加入针对老年群体使用屏幕的字体放大功能、针对残疾人使用时的身体辅助功能的设置等,以及对贫困群体购买电子产品的优惠政策、对边远地区基础设施的专项投入等,将保障数字平等权作为消除弱势群体数字鸿沟的核心目标。

  智能化公共服务应充分考虑特殊群体的需求

  白皮书中还指出,2021年出台数据安全法,要求提供智能化公共服务应当充分考虑老年人、残疾人的需求,避免对老年人、残疾人的日常生活造成障碍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到智能化公共服务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中来。如部分区政务服务办为进一步提升便民服务效能,让智能化成果更好地惠及老年人、残疾人群体,不断推进适老化、适残化改造工作。一是完善基础设施,设置无障碍停车位、无障碍通道、无障碍洗手间;二是提升服务质量,在办事窗口配置老花镜、放大镜,并保留线下服务渠道、现场取号等,全力破除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办事壁垒,真正实现办事零障碍。

  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化服务方式创新并行,切实解决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突出困难,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、更加便捷、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。

  未来,研究会将继续与全社会一同推动保障特殊群体数字权利,将智能化公共服务与无障碍环境与落实,探索无障碍建设社会化、系统化、多元化运作新模式,为无障碍文明实践建设做出贡献。